雅克德羅:以藝術締造至臻美學 |
來源:網絡 閱讀:24053 |
|
| 時間的盡頭是藝術的回響。一路走來,看到的是雅克德羅對于世人的饋贈,從機械鐘到腕表,萬千變化信手拈來只為詮釋何為美學;聽到的是時代對于雅克德羅的贊譽,從王公貴族到普羅大眾,雖有琳瑯之音卻不曲高和寡;饋贈與贊譽的交織,構成了一處游離于時間之外的桃源,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藝術夢想。而這一切,始于1738年,那年的拉夏德芳,正是藝術傳奇開始的地方。
藝術,是對歷史的高度致敬
自品牌創始人皮埃爾.雅克德羅(Pierre Jaquet-Droz)于1738年在拉夏德芳(La Chaux-de-Fonds)創辦了第一家表廠起,藝術就融入了雅克德羅的血脈?;厥淄?,皮埃爾.雅克德羅創作的機械鐘及懷表一度受到歐洲皇室貴族的追捧,甚至于有歐洲某國的外交大臣在1799年將雅克德羅鐘表作為貢品獻給當時的乾隆皇帝,鐘表中蘊含的藝術性也獲得了乾隆的高度贊揚。自此,雅克德羅成為了第一個向中國出口的瑞士鐘表品牌。迄今為止,在中國故宮博物館中還陳列著不少保存完好的雅克德羅古董鐘表。
為了向這段歷史致敬,雅克德羅以誕生于18世紀的一款懷表為歷史源泉,在2002年推出了大秒針系列。該系列的標識性設計在于上下交疊的時分盤與小秒盤,正“8”的造型一方面呼應了雅克德羅的“幸運數字”,另一方面使得盤面整體呈現出一種對稱美感。
雅克德羅的致敬并非是簡單的復刻。在確定了大秒針系列“8”字形的設計后,品牌開始不斷為其融入時代元素,例如日期、月相等實用功能的添加。當然,品牌的創新不僅在于功能上的疊加,更在于傳統8字造型的變更,偏心大秒針系列的面世,標志著大秒針系列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象征圓滿、平衡和無窮無盡的“正8”造型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時分盤與秒盤位置的重設,時分顯示盤設于2點鐘位置,秒盤設于7點鐘位置,上下交疊構成“斜8”。細微的改動,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
這種賦予經典作品當代氣息的設計思路,正是雅克德羅詮釋的致敬之意。這也解釋了為何一款看似簡單的大秒針系列卻充滿著濃郁的藝術氣息。因為,它包含著歷史的沉淀以及當代的思考。
藝術,是對工藝的極致拓展
沸騰的坩堝、燃燒的火焰,一堆暗淡的材料最終變為光彩奪目的藝術品,它溫潤如玉,又散發著珠寶的光輝,質地細膩又仿佛瓷器,歷經百年而色澤如新,這就是琺瑯。也正是因為琺瑯這種特殊的視覺效果,當其與鐘表相遇之時,就吸引了無數關注的目光。時至今日,部分琺瑯表更是一表難求。
但或許很少有人知道,在如今眾多生產琺瑯表的鐘表品牌中,雅克德羅是較早一批接觸琺瑯工藝的品牌。早在十八世紀,品牌就已推出了諸多琺瑯懷表,且無論是顏色厚度還是圖案的精細程度,某種程度上均達到了琺瑯的極致。即使從現代角度回望,也很難找出能與其媲美的作品。
然而,雅克德羅并沒有就此感到滿足,品牌不斷地嘗試將琺瑯工藝與其他工藝融合,以期給人們帶來更具震撼力的視覺感受,金箔雕花琺瑯工藝(Paillonne)正是其一,品牌在常規的琺瑯燒制過程中融入金箔鑲嵌的環節,從而最終實現單色琺瑯盤上的“萬花筒”效果。誠然,在鐘表百年發展歷程中,雅克德羅并非是唯一一家使用金箔雕花琺瑯工藝的品牌,但無論是過往還是當下,能將這門工藝蘊含的藝術性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獻給人們的,唯有雅克德羅。因為只有雅克德羅,無論是藍盤還是紅盤,均將金箔雕花琺瑯工藝做到了極致。所謂極致,就是沒有絲毫瑕疵。
藝術,是對細節的無限考究
工藝表是雅克德羅的標志性作品,其上的藝術性不言而喻。但在品牌看來,藝術絕非局限于“醒目”的表現形式,之于手表領域,藝術并非是工藝款的專屬,只要操作得當,基礎款也能呈現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質。關鍵只有一點,就是對于細節的把握。
正如雅克德羅大秒針運動腕表(SW),看似簡單的裝飾下卻隱含著無數對于細節的苛刻要求。盤飾以垂直磨砂紋飾,表圈則飾以環形磨砂紋飾,表盤中央飾以左右對稱的金屬片,將表殼兩側的棘爪貫穿相連,表鏈以拋光與緞面交替處理……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細節,最終,賦予了雅克德羅大秒針運動腕表無限的藝術魅力。 |
| | | | | 相關聲明:凡注明“時尚服裝網”來源的資訊,版權均屬于本網,歡迎轉載、摘編,但應注明版權信息。本網轉載其它媒體的信息,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 |
|
|
品牌資訊
© 2005- CnWear.com - All rights reserved.